教育部宣布从4月21日起,教育部属下的教育机构:学生必需在校服上佩戴国旗扣章,以增强学生爱国情操,并促进团结和国家认同。这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对于内阁的这波操作几乎难以置信。
根据内阁的逻辑,让学生佩戴国旗扣章就可以增加下一代的爱国情操,也可以使得国内不同群体能有更高度的团结,那反过来思考的话,是不是今天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的问题是学校没有让孩子佩戴相关徽章导致的结果?很显然不是这样的。
假设今天国内真的有很严重的国家认同问题,而政府也必须要做些什么来解决国民对国家不认同、不爱国的情况,那内阁认为目前国家认同问题症结点在哪里?佩戴国旗扣章真的就可以解决相关问题,让大家更爱国吗?
很显然这个国家的管理者已经坠入一个人民已经难以理解的思考逻辑。大家打从心里也很难认同这样的操作方式,毕竟各种社会课题都有其背后的形成原因,而如果没有正视相关问题的症结,误认为用这种形式化的做法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无疑是缘木求鱼,只是一系列劳民伤财的动作而已。
再说,今天的马来西亚国民真的有人不爱国吗?或许有人觉得人才外移、大家纷纷跑到国外工作与生活,甚至移民外国就是不爱国的结果,那内阁是否有好好去研究马来西亚到底有什么推力,让那些移民外国的国民往外走?又或是外国有什么吸引力让在这片土地成长的国民愿意放弃这篇土地的一切,离乡背井?
很显然会选择离开马来西亚的人并不是在求学期间没有经历升旗典礼,甚至有学校是每天都在唱国歌、升国旗和朗诵国家原则,为什么这些人在长大后仍然选择放弃这片土地的一切,换个地方重新生活?
国家认同背后涉及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等结构因素的影响,如今的内阁团队可能是看不到问题,也可能是看到问题无法解决,结果就只能够提出一个根本说服不了人的决策。
只是人民看在眼里,尽管有各种不满,内心充满无奈,但根据过去的经验,所有人还是都会形式上的配合,毕竟只要提出质疑,就可能会被标签为不爱国、破坏团结,只要配合戴上就会省去很多麻烦,既然如此何乐不为呢?国庆月电影院开播前唱国歌、商家挂国旗大家都配合了这么多年,多一个学生佩戴国旗扣章又有什么难度呢?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