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新一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典礼的场景中,当美国内阁成员谦逊地坐在后排时,矽谷的科技巨头却被安排在显眼的位置,仿佛在履行某种非正式的政治仪式。这种排列不仅折射出美国政治经济权力的变化,也暴露了科技精英在新型权力结构中的微妙位置。
回顾历史,“寡头”一词常被用于形容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政商关系。当时,部分企业巨头不仅掌握著国家经济的核心命脉,还通过直接进入政府,干预政策制定。然而,普京上台后迅速整顿,以一场标志性的克里姆林宫会议警告俄罗斯富商:财富可以保留,但不得干涉政治。这一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构建了一种“主从关系”,赋予国家对经济精英的主导权。
与此相比,美国的科技巨头虽然未遭遇类似的“克里姆林宫式整肃”,但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样引人深思。特朗普没有像普京那样警告矽谷领袖们远离政治,而是更倾向于利用公开场合的“合作”来强化其支持基础。例如,贝佐斯出资制作了一部关于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的传记电影,马斯克则通过慈善捐赠直接参与选举支持。朱克伯格宣布暂停Meta的事实核查机制,更是被解读为对特朗普政策的直接迎合。
这种互动表面上看似是一种自愿的支持,实际上却反映了科技精英对自身利益的深度保护意识。在特朗普政府放宽H-1B签证政策后,矽谷领袖们松了一口气,因为这项政策对于他们依赖全球化技术人才的商业模式至关重要。然而,这种政策调整也引发了特朗普前顾问班农的强烈批评,认为此举背离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核心理念,并直言这种“迁就”是对本土劳动者的背叛。
从更广的视角来看,美国科技巨头与政府的关系并非局限于国内,而是延伸至全球经济版图,尤其是与中国的密切联系。在这一层面,特朗普曾多次威胁要撤出美国资本和生产力,而矽谷巨头们对此却保持沉默。这种态度既反映了他们对全球化商业模式的依赖,也体现了在跨国资本中游走的权力敏感性。
美国的权力游戏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是否会如普京那般“清算”精英阶层,或者继续利用这种合作关系,是未来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观察点。目前,矽谷巨头们通过一系列“恭维”行为保护自身利益,但班农的批评提醒人们,这种关系可能并不牢固。面对更大的全球经济压力和国内政治博弈,特朗普与科技巨头的关系或许会成为21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案例。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