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全球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左派的进步思想在全球各地遍地开花,马来西亚的大学校园也没有逃过大时代的浪潮,其中当时的马大华文学会就孕育了一批对国家与社会发展有不同想法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也成为后来华教与社会运动的中流砥柱,如曾在丹中和尊孔等校任职的吴建成校长、前教总执行长姚丽芳女士及曾在循人与培风中学掌校的赖兴祥校长等,其中还有一位只有少数人认识的李芳钧(亚遨)先生。

李先生是1974/1975年度马大华文学会主席,在70年代马大学潮后华文学会被解散,为了躲避被逮捕及扣留,他开始了“逃难”的生活,后来也参与了华教运动团队,并在后来的数十年来在董总、教总和林连玉基金等组织担任各种编辑工作。

与吴建成校长等人在前线的工作与角色不同,李先生长久以来都身居幕后,尽管几十年来参与各种组织上的编辑与出版工作,他都是默默以幕后的方式在配合与完成,因此很多华教圈子以外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的存在。

笔者因为曾经在林连玉基金工作,有幸与李先生合作,才认识了华教队伍这么一个大神等级的存在。长期从事华教文献整理与编辑工作的他对于这数十年来的华教历史如数家珍,在很多事件上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史料,更有其独到的见解及评价。

虽然李先生从未缺席华教运动,但其本身70年代学生运动的背景,让他对不同族群的左派运动有一定的了解,针对我国的社会运动与发展有很深刻的观点,甚至能够超越很多传统左派(简称老左)的局限,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国崛起对区域影响,都有著相对不同的看法。

其中最有印象的是李先生对“祖国”这个词的看法,他在2022年3月5日在脸书留下了一段名为〈岁月•记忆〉的文字,全文如下:

〈岁月•记忆〉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这阵子因乌克兰战争,虽然发生地点远得很,本地社交媒体不甘寂寞,也掀起大风浪,乱糟糟的,让我不由想起大学那个动荡年代的一些事一些人。

1972年我进入八打灵再也的马来亚大学,迎新期间被安排入住第五宿舍,因为有姐姐在S埠,所以迎新活动结束后就搬出去住。半独立式的单层屋子,周围环境绿得发亮,附近还有小矿湖。可是住得远上课毕竟不方便,虽然有一辆Honda Cup仔代步。于是很快地就像其他同学那样搬到与校园比邻的花园去。几度搬迁,最后是在17区一间单层排屋安顿下来。屋主是一位40多岁的祥和主妇,为了节省家庭开支,她把前房让给了我,自己住中房,后房则租给两位女生。

位于客厅左边四四方方的房间,我把睡床靠墙摆在左边,右边放一张写字台,前方是一樘玻璃窗,可以望向马路。后方一个小书架,书架上面墙上我挂了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地图上有我书写的“艺术字”:“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写字台旁墙上高处则粘贴一张巴勒斯坦领导人亚西阿拉法的肖像海报。

简单朴实的摆设,那就是1974年12月7日的凌晨,学潮正闹得厉害的时候,一队不速之客闯进我那个小天地所看到的模样了。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八个字,大家都看得懂。不过,得跟现在的年轻人科普一下。那个时候,世界刚刚经历巴黎五月风暴、越战、文革的洗礼,而在本国,513才发生过,种族政策才开始要制度化实行。没有心理负担和情绪上的干扰,没有各种大小外宣的作用,人们的思维相对淳朴可爱。我们说的“祖国”,毫无疑问是指马来(西)亚这个国家。我们说的“世界”,毫无疑问是指全世界。那张阿拉法肖像海报是最好的注脚。

“放眼世界”,信仰“工人没有祖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同情被压迫者,同情弱势群体,那是那个年代的浪漫情怀。当然,那个年代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

透过文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他对马来西亚这片土地的情感,也承载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世界发展的浪漫情怀,只是这种超脱民族情节,从弱势群体与被压迫者角度对看待霸权的态度,在今天马来西亚老左的社群中早已不见,甚至为了合理化某些态度与自己偏差的认同行,竟把“祖国”超译成“祖籍国”,这也是他颇有微词的部分。

李先生是一个经历70年代学运浪潮的知识分子,数十年来从未放弃他的坚持与理想,默默的在幕后推动华教的发展,也从未背离一个知识分子的角色,走过那个风云丕变的时代,他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定位和立场,对霸权的批判,对这片土地的关怀是他作一个知识分子及马来西亚人的根本底线,回头来看似乎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像他般用一辈子来坚持。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网络。(示意图)

男子患重度脂肪肝 医生建议吃“2食物”半年后降肝癌风险

阅读全文

关税海啸来了!美国涌现囤货潮 1罐洗发精狂涨RM50

阅读全文
依布拉欣陛下与东姑阿米娜公主相拥,献上生日祝福。(图取自面子书)

柔公主今迎39岁生日 元首惊喜现身为爱女庆生

阅读全文

8岁童玩弹跳床被诡风吹到6公尺高空 爸妈眼睁睁看著儿子飞走

阅读全文

筹款逾88万 全马人民献爱心

阅读全文

安华:大马将派人赴美展开对话【东方头条】2025-4-8

阅读全文

戴子豪:别再谈什么反贪了

龙门阵

曾几何时,很多华裔选民对纳吉和国阵及马华的“憎恨和厌恶”之因,可以把整面墙都涂满。一马公司、消费税、时任首相夫人、华教课...

阅读全文

刘华才:2025,又是“升升不息”的一年?

龙门阵

在2024年尾声时刻,“升”字高居2024年大马年度10大汉字榜首。“升”反映国民和国内制造业的真实实况。国民面对生活成...

阅读全文

丘淑霖:阅读是否有助于演讲?

龙门阵

我除了在电台主持节目,也是一名口才教练。我有学生带表示自己非常喜欢阅读,但她发现读了这么多书,演讲时却几乎用不上,觉得挺...

阅读全文

陈振培:一口腊味就是年

龙门阵

每逢农历新年,大马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三大“法宝”——盘菜、腊味饭和捞生。盘菜与捞生的重头戏在于讨个好意头,而腊味饭则完全...

阅读全文

陈然致:法医的年龄

龙门阵

在马来西亚,法医可以工作到几岁呢?虽然我还未达退休年龄,但是需要开始为退休做准备了。呵呵!在还没正式进入法医这行的时候,...

阅读全文

余澎毅:现代压力根源:经济困境与内心冲突

龙门阵

在当下的马来西亚,“压力”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挥之不去的主题。人们常常将压力归因于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时间的紧张,但这只是表...

阅读全文

梁洁莹:地名背后的文化密码

龙门阵

日前看到有篇文章〈怡保不能用怡宝?〉,作者雷子健探讨“怡保”与“怡宝”之别,并在文中提到大马大多地名源自马来文或英文的译...

阅读全文

杨善勇:僻稀古早事,李亚遨秒回

龙门阵

偶尔给李亚遨先生电话,请教古早事闲聊家事国事,总有丰收。谦卑低调,踏实淳朴;和气健谈,谈的都是一身不经意的大学问。笔下掌...

阅读全文

李荣健:两颗烂苹果

龙门阵

民主政治中常听见一种说法,“在两颗烂苹果中选一颗没有那么烂的”,这句话背后道尽了选举政治中人民的无奈和制度的困境,人民在...

阅读全文

陈威汕:孩子的食物安全:父母与照料者需注意七大关键点

龙门阵

孩子的饮食安全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或照料者,我们必须了解并遵守一些科学的食物安全原则,避免无心之失给孩子带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