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0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对一会谈,而拒绝非官方的外交途径,导致中美两国愈来愈不可能就关税战达成协议。
台湾中央社引述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周六报导,虽然特朗普日前表示,希望与中国在未来3至4周就关税战达成协议,但这种可能性愈来愈小。
报导表示,特朗普坚持要与习近平一对一会谈,这扼杀了其他外交努力以停止中美升级的贸易战。
据2名美国国务院前高级官员及一名产业官员表示,特朗普不会授权代表与中方官员谈判,目前美国国务院未确定美国驻中国大使人选,而特朗普未委任任何人带领与中方谈判,白宫也没有与中国驻美大使馆开始讨论。
报导表示,由于缺乏实质的接触,两国之间有意义的沟通陷入僵局,并威胁到短期内达成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中方不接受非正常外交程序会谈
报导引述前白宫国安会中国、台湾及蒙古事务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表示,特朗普想与习近平直接会谈,就像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一样。何瑞恩说,不认为特朗普想交由其他人传达自己的意思。
报导表示,特朗普多次表示有兴趣与习近平会面或会谈,但习近平似乎拒绝这提议。习近平日前集中访问东南亚3个国家,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以对抗美国关税。
报导表示,两国领袖会谈并非达成协议的唯一途径。获中美双方信任的白宫非正式特使,可以在这方面建立基础。非官方身分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可能有助加快高层官员之间的贸易谈判。
报导表示,中国对于让步答应特朗普的要求可能有戒心,因为这样可能会令习近平失去优势,特别是如果特朗普把会面变成公开且出人意料的场面。
何瑞恩表示,中国永远不会容许领导人处于被羞辱或感到惊讶的位置,而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事件后,中国官员高度警惕习近平可能会被羞辱的风险。
外媒日前报导表示,中国政府希望美国政府委任指定人士来开启谈判。近日中国任命李成钢为新的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似是向美国发出讯号,等待特朗普委派特使。
近月有几名美国商界领袖与中方官员接触,但中方对他们持怀疑态度。报导引述美国国务院前亚太助理国务卿拉塞尔表示,缺乏可信赖的官方管道是特朗普未能与习近平通电话的主要原因。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