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0日讯)在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破坏了针对亿万富豪与跨国企业的全球税收的改革进程。
法新社报导,同是房地产大亨的特朗普,已宣布美国退出一项针对跨国企业课税并威胁向美国科技巨头投资的国家加征关税的国际协议。
各国政府指控亚马逊(Amazon)、微软(Microsoft)、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及面子书母公司Meta等企业在当地逃避缴税。
特朗普于2月21日发出警告,针对那些对美国科技企业征收“歧视性、不成比例”税收,或试图将资金转移至本地企业的国家,美方将予以报复。
他在备忘录中表示:“我的政府将采取行动,征收关税并采取其他必要的应对措施,以减轻对美国的损害。”
此举重新激化了华盛顿与盟国之间关于数码服务课税的争端。
关税谈判若失败 欧盟向数码服务征税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曾威胁对进口自法国的香槟和奶酪加征关税,以报复法国在2019年实施的数码服务税。自那之后,又有7个国家效仿法国实施类似税收。
该税收去年为法国政府创造了7亿8000万欧元(约39亿令吉)收入。
目前欧盟威胁称,若谈判失败,将对数码服务征税,作为对特朗普提出对欧盟商品征收20%关税的回应。
希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英国,也可能重新考虑其现行的数码税,此税目前每年带来约8亿英镑(约47亿令吉)收入。
英国商业和贸易部长雷诺兹表示,数码税“并非不可改变或不可讨论的议题”。
近140个国家于2021年达成协议,对跨国公司课税,这项协议是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持下谈成的。
该协议包含两大“支柱”:第一支柱规定企业须在其创造利润的国家缴税,目的是限制避税行为,主要针对科技巨头;第二支柱则设立了一项全球最低税率──15%,目前已有包括巴西、英国、加拿大、欧盟、瑞士与日本等约60个经济体采纳。
富人难以自我课税
对全球超级富豪征税的努力同样陷入停滞。担任20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的巴西,曾力推对净资产超过10亿美元(约44亿1400万令吉)的个人课征2%的最低税,估计每年可筹得多达2500亿美元(约1兆1035亿令吉)。
但美国前拜登政府对此表示迟疑,特朗普重新执政后更不可能推进该计划,毕竟他本人就是亿万富翁,且一直倡导减税政策。
根据《福布斯》杂志报导,美国拥有全球近1/3的亿万富翁,数量超过中国、印度与德国的总和。
在法国首都巴黎一场研讨会上,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表示,“世界无法再等待G20一致同意,我们需要各国尽快采取行动。”
他说:“历史证明,一旦有几个国家,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大国率先实施某些改革,它们就有可能成为新的国际标准。”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