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4日讯)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很可能首先对美国的农民造成沉重打击,而后者恰恰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周日报导,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突然暂缓对其他国家的“对等关税”后,却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再加征145%的关税。但中国并未让步,对美国征收125%反制关税,这使得美国农产品在中国几乎完全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为分析哪一方可能先退让,CNN检视了中国从美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大豆,探讨中国是否能从其他来源满足需求、美国农民将面临的损失等问题。
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商品以农产品为主,包括大豆、油籽和谷物。大豆主要用于动物饲料,在特朗普的第一个美国总统任期时,中美曾爆发贸易战,导致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大幅下滑。
中国分散进口来源
当时,中国试图分散进口来源,转向其他国家采购农产品。如今,中国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25%关税,分析人士预测,这可能使中国对美农产品(如大豆)的进口量接近于零。
在第一次中美贸易战期间,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之一,巴西成为最大赢家,中国自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多年来大幅攀升。自2010年以来,巴西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增加超过280%,而美国的出口则持平。
巴西的大豆产量预计今年将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可望进一步扩大从巴西及其他南美国家如阿根廷的进口。阿根廷目前是世界第3大大豆生产国,仅次于巴西与美国。
未从上次贸易战恢复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美国农业领域在2018年的贸易战中损失约270亿美元(约1192亿令吉),其中71%的损失与大豆有关。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农民拉格兰告诉美国《纽约时报》:“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破产……我们身上还留著上次贸易战留下的伤疤。”
美国大豆协会一直敦促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以避免长期的贸易战。
许多农民至今仍在承受贸易战带来的后果,而他们中的多数人来自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中胜出的州。仅有伊利诺伊州(美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州)和第3大的明尼苏达州在去年11月支持了民主党的候选人、前副总统哈里斯。
中国正寻求除巴西外的更多贸易伙伴,以应对美国的关税并扩大合作。上周四,中国宣布愿与东盟加强沟通与协调。本周早些时候,中国也与欧盟官员讨论恢复有关贸易纾困与电动车的谈判。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