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8日讯)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指出,人类的整体智力水平在本世纪1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后,开始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在各个年龄层均有所体现,尤其表现在注意力集中、逻辑推理、问题解决、信息处理及批判性思考等核心认知能力方面,此现象与短视频和人工智能(AI)的广泛使用有关
研究团队认为,近年来数字媒体、尤其是短视频的快速普及以及由文字阅读向视频消费习惯的转变,对人们的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产生了明显负面影响。频繁的碎片化信息获取和多任务切换,使得大众难以持续专注于复杂任务,逐渐削弱了逻辑推理和深层思考能力。
尽管近年来的疫情对人类的认知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研究显示,这一智力下降的趋势早在10年前就已显现,因此疫情并非主要原因。
科学家认为,数字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从文本阅读向视频消费的转变,对人类的精神集中能力造成了广泛侵蚀。频繁的多任务处理和碎片化信息摄入,使得人们难以长时间专注于复杂任务,从而影响了深度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I)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科学家的担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过度依赖AI工具,导致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渐减退。此外,空气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大量研究证实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对人类大脑功能的损伤明显,加速了智力水平的下降。
这一研究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提醒人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需警惕其对认知能力的潜在影响,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大脑健康,例如减少对数字媒体的过度依赖、培养深度阅读习惯、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以及改善生活环境以减少空气污染的危害。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