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6日讯)经历数个季度的增长后,新加坡劳动市场在冠病疫情后增速放缓。裁员人数连续三个季度上升,从去年第四季的2990人,增至今年首季的3820人,被裁雇员主要来自外向型行业如电子制造、资讯和通信及金融服务领域。
新加坡人力部周四(6月15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劳动市场报告》,数据显示,裁员人数攀升,但71.7%的被裁者,在半年内重返职场。
报告指出,企业重组是裁员主因。面对全球需求下降的电子制造业,裁员人数从去年第四季的670人增至1190人;资讯和通信及金融服务业分别有560人及540人被裁;其他行业裁员人数稳定。尽管裁员人数增加,但仍比疫情期间的2020年第三季好,当时有9120人被裁。
新加坡总就业人数连续六个季度上升。不包括外籍帮佣,今年首季总就业人数增加3万3000,3月的总就业人数达365万8000,比疫前的2019年12月增加3.8%。其中,非居民就业人口,也首次超越疫前水平1.7%。
总失业率为1.8%,是自2015年3月以来的新低。居民失业率为2.6%,公民失业率则是2.7%。失业至少25周的居民长期失业率为0.6%,低于疫前前的平均值。
居民涵盖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非居民则是指持各种工作证件的外国人。
新增劳动力主要来自非居民雇员(3万零200人),特别是建筑业和制造业,因为这些行业更加依赖外来人力。
新加坡居民就业人数增加2800,主要来自金融服务、公共行政和教育、专业服务及医疗与社会服务领域。
新加坡人力部指出,鉴于外部需求前景疲软和全球经济存在下行风险,整体就业增长可能会放缓。今年首季的3万3000人,比去年第四季度的4万3500人减少1万多人,显示劳动力需求下降。
根据新加坡贸工部5月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新加坡经济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新加坡经济增长放缓至0.4%,显著低于去年第四季的2.1%。新加坡政府预测今年经济增长幅度介于0.5%至2.5%。
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助理秘书长郑德源在面子书贴文发出预警,裁员人数攀升会延续至第二季,下半年甚至会因全球需求疲软,特定行业如电子制造及资讯和通信技术领域面对逆风,引发滚雪球效应。
“尽管重新就业率数据改善,但我们仍须密切关注失业及被裁者的重新就业率。”
星展银行经济师蔡汉廷受访时指出,虽然裁员人数连续三个季度上升,但限制在特定领域如制造业,尤其是在全球需求疲软和高库存情况下,面临周期性逆风的电子相关行业。
他认为,新加坡电子产品周期出现好转迹象之前,制造业企业在短期内,仍可能面对减少员工人数的压力。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