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日讯)美国近几届大选花费持续暴涨,引起外界对金权政治的疑虑。研究大选经费的智库指出,截至本月14日,单是支援各参选人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已花了1亿2900万美元(5亿3900万令吉),较上届大选同期增加8倍。本届大选总花费极可能超过2012年的20亿美元(83亿5300万令吉)。
据新华社和《时代》周刊报导,包括总统选举在内的美国联邦选举竞选经费有4个来源:一是少于200美元的个人小额捐款;二是200至2599美元的个人大额捐款;三是在竞选周期筹募捐款为特定参选人助选的“政治行动委员会”(PAC);四是参选人自掏腰包。
民主党热门参选人希拉莉迄今筹募的逾1亿1000万美元竞选经费便主要来自政治组织,其主要对手桑德斯则靠小额捐款筹得逾7000万美元。
各种“烧钱”活动以PAC的角色最惹争议。PAC是由一些立场一致的组织、企业或工会组成的联盟。美国最高法院2010年1月裁定,企业和工会有权无限制地在大选竞选期捐款给支持且独立于特定参选人竞选团队的组织,即超级PAC。随后,个人也允许无限制向超级PAC捐款。
穷人影响力减
随著捐款限制松绑,大财团和超级富豪的巨额政治献金涌入。有论者认为,放宽限制可增加捐款透明度,但不少民间组织与专家担心,大财团与超级富豪踊跃捐款,意在令支持对像上台后制订对他们有利的政策,穷人则更难通过投票影响政府决策,加剧社会两极化。美国前总统卡特便质疑,美国沦为“寡头统治的国家”。
不过川普与杰布布什迄今的表现显示,大洒金钱并不保证胜出。杰布早在去年上半年便已筹得1亿1400万美元,打破共和党内纪录,但他大洒金钱宣传却仅换来低迷民望。相比之下,川普迄今花费仅为杰布一小部分,却在共和党选战领跑。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