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刚过,农历正月十六便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日”。民众们纷纷前往庙宇“拜虎爷”、“打小人”祈求在新的一年能消灾解困、国泰民安和事事顺利!
古时民间流传惊蛰日是“打小人”最灵验的日子,虽说这民间习俗在香港盛行,然而在马来西亚也有“打小人”的习俗,每年的惊蛰日就是信徒“打小人、喂白虎”的日子。
许多人都误以为打小人是一种诅咒、报复、打走你认为身边讨人厌的“小人”的方式,但其实“打小人”的“意义”并不代表著报复和诅咒,而是一种祈福形式,向白虎祈求事事顺心、“送走”不如意。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Advertisement
盼好运来(吉隆坡):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许多虔诚的信徒一大清早就到吉隆坡四爷庙,打小人喂白虎。
消灾解厄(吉隆坡):一名信徒在吉隆坡关帝庙参与打小人活动,祈望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灼烧人物(吉隆坡):白色的吉纸上印著许多图案和人物,信徒只需以香灼烧人物即可,惟需注意的是有些图案是不可以灼烧的。
贴模型纸(吉隆坡):打了小人后,信徒可把贵人及鹿马模型纸张贴在板上,而且越高越好。
驱赶小人(槟城):位于椰脚街的观音亭是槟城香火最为鼎盛的庙宇,在民间信仰氛围浓厚的槟城,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趁惊蛰日来到庙内祭虎爷、打小人,以保出入平安。周五的惊蛰日,许多信众一大早就到庙里拜拜,其中不乏年轻人,信徒们正用脚踩小人,负责的庙祝在旁念念有词,希望小人远离,好人亲近。
祈求保佑(马六甲):马六甲的青云亭数十年来,逢惊蛰日都会拜虎爷,却不打小人。图为专为善信完成仪式的“潮州嫂”(左),协助一名残障人士把供品奉献给虎爷后,一边说出吉祥语,祈求虎爷保佑。
祭拜虎爷(柔佛):惊蛰日亦是白虎开口的日子,信众们通常都准备芝麻、绿豆、鸡蛋、还有肥猪肉等来祭拜虎爷,新山柔佛古庙周五把供奉的虎爷请出来,让信徒们把肥猪肉抹在虎口,以求平安。
答谢神明(柔佛):位于新山的柔佛古庙周五举办祭拜虎爷及打小人的仪式,信众在打小人后,必须答谢神明,才算正式完成打小人仪式。
追踪东方日报社交平台
追看热门新闻资讯,请下载东方日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