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华人社会在支持华文教育方面,可说是让其他族群感到敬佩,但是在支持文学发展方面,却稍微比不上对华文教育的支持。
“其实,这两个本是一体,所以希望其他华人企业,都能够支持本地华文著作的出版。”
他表示,马来西亚约有600至700万华裔人口,比起香港的华人人口相差不远,也是台湾人口的约四分之一;另外,全国(东西马)加起来也有10份中文报章,所以理应有这样的支持力量和市场。
功利主义要不得
“如果忽略这一块,对未来华文发展,甚至对华文教育发展都不是一件好事。”
他也认为,如果现今大家纯粹以功利主义来看中文,即基于中国的崛起,才认为学习中文有经济上的考量,是很一件很可悲的事。
“回想起,我们祖辈百多年前在这里建华文学校,保留华文教育的经历,那时候是完全没有经济上的考量。”
邓章钦是于今日出席雪隆报人及作家文集《我们的足迹》新书推介礼时,如此表示。出席者包括马来西亚华文报人协会会长杜代庆、前任会长陈玉水、主编柯金德及海鸥集团董事经理陈凯希等。
设50万出版基金
另外,杜代庆致词时表示,马来西亚华文报人协会成立以来,曾经出版过《我们这一辈人》和《报林风云》两本书,但之后碍于经费不足,停产多年,这次承蒙邓章钦的协助,才能出版这本由雪隆报人和作家共同努力之下才完成的文集。
他指出,《我们的足迹》文集内容涵盖报林内望、人物速描、旅游见闻、随笔杂感、观点交流及历史窥探,共六辑,内容范围广泛且丰富,都是经验老道的作家及报人的精心创作。
“编委会最终选入52名作者的79篇作品,全书共400页。”
他也说,报协如今决定设立一个50万令吉的出版基金,以便筹集更多款项,出版有益读者的书籍,藉以回报社会对该会一路来的爱护与支持。
“所以,我希望在座各位嘉宾及广大社会人士,能继续慷慨解囊,以便本会能为我国的华文文学留下‘火种’。”
会上,邓章钦及陈凯希也各别宣布捐出1万令吉,充作该会出版基金,另外两人也认购多本《我们的足迹》文集,其中邓章钦将把这些文集捐到独中及大专学校,让学生有机会阅读。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