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也有受访者指出,要鼓吹以脚车代步的风气,有赖于人民的醒觉,否则有“资源”,却没被善用,努力也是枉然。
市政局今年开始筹备脚车道计划,除了将打造一条全长5.5公里从独立广场至谷中城的脚车道路线之外,也将在峇都及旺沙马朱完成连接住宅区与学校或公园的脚车道路线。
这与当局积极推动“吉隆坡绿色无车早晨”活动的宗旨相似,旨为唤醒人民以脚车代步的醒觉,进一步提倡减碳的环保生活。
脚车爱好者黄伟杰接受《东方日报》电访时认为,虽然市政局的行动(现在才建脚车道)太慢了,但这还是一个好的开始。
“不过,这条5.5公里的脚车道,从谷中城往市中心,覆盖范围不够大,能够带来多大的效果?对我来说,所带来的影响不明显。”
“像是从旧古仔路出发,是不是要先想办法到谷中城之后,才能使用脚车道骑车到市中心?而且从旧古仔路往谷中城的途中,交通很繁忙,也可能引发危险问题。”
他认为,要打造一个更好的骑车空间,脚车道理应是“连接贯穿”整个吉隆坡,之后再慢慢延伸到雪州区域。
人民醒觉需提高
“脚车道理应达到一定的覆盖范围和衔接性,如从花园区主要大路衔接至市中心等,方便民众从住家骑脚车前往目的地。”
Bikelah脚车队发起人之一的邓德兴也说,建设脚车道是好事,但希望这不仅仅是一个运动用途,反之要鼓吹以脚车代步的风气。
“其实,旺沙马朱一带已设有脚车道,但乏人问津,造成这些脚车道都成了摆摊位的地方,所以人民在这方面的醒觉仍需提高。”
马来西亚脚车联盟副主席拿督纳因受访时也表示,支持这项计划。“一旦这条脚车道成功落实,当局能够再探讨其他路线,不过这方面必须依据交通情况或人口密集度进行调查,选出更适合的建设地点。”
他也希望,通过这条5.5公里的脚车道计划,能够促使其他地方政府效仿打造更多的脚车道,以让人民享有更安全的骑脚车空间。
考量安全 应备有维修金
国内脚车联盟及爱好者认为,吉隆坡市政局在打造脚车道时,必须要有安全标准的考量,如安装街灯及保持高能见度等,同时也应备有一笔拨款,充作维修用途,以确保脚车道随时保持“完好状态”,方便人民使用。
马来西亚脚车联盟副主席拿督纳因表示,所建设的脚车道必须能够让脚车骑士安全地使用,而脚车道的建筑结构上也要符合安全。
另外,他也觉得,脚车道应该设有灯光装置,以便民众早午晚都可以行驶。
“市政局除了有建设脚车道的拨款之外,也应该备有一笔维修拨款,以便脚车道可以及时获得提升或维修,随时保持完好状态。”
脚车爱好者黄伟杰受访时则认为,脚车道与普通车道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或中间以分界堤或栏杆为区隔。
他解释,如今有些车辆或摩哆都会滥用紧急车道,因此若脚车道与车道“并行”,可能有些摩哆骑士为贪图便利,而滥用脚车道。
“此外,我觉得,脚车道应该至少要有4尺宽,而且还要保持‘高能见度’,避免沦为窃匪的犯案地点。”
他说,有些人可能天未亮就骑脚车外出,所以脚车道理应建在车辆或行人容易看到的地方或路旁,以保障脚车骑士安全。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