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经专家分析,防洪蓄水池顾名思义是旨在防范水灾,即在降雨时,暂时储存庞大的降雨量并适当排水,所以,若将蓄水池的生水作为替代水源,是项“治标不治本”方案,可行性不高。
应拟定长远计划
马来西亚水务与能源研究协会高级经理林素芳分析,倘若气候干旱,没有降雨,那防洪蓄水池也不会有足够的水源,作为替代水源的来源。
她举例,早在2009年期间,柔佛居銮曾经发生严重的水荒问题,而其中一项原因,便是州政府实施“防洪蓄水池充作替代水源”所致。
“当时,天气干旱,鲜少降雨,防洪蓄水池没有水源供应予指定地区,引发水荒,所以,既然有前车之鉴,州政府也没必要考量这项措施。”
她表示,“防洪蓄水池充作替代水源”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暂方案,仅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反之,州政府应以长远计划,并给予良好监督,有效地解决水荒问题,如从彭州输水至雪州的第二冷岳河滤水站计划。”
赞同彭州输送水
前金銮州议员高祥威则表示,目前,采取防洪蓄水池替代水源并非不可能,不过,必须确保有固定的雨量,妥当管理日常运作。
“任何生水都能过滤为自来水,惟,这些生水包括废矿湖水,皆有天然和后期所产生的物质,必须透过高科技检测方可落实,而需消耗很大的经费。”
高祥威认为,从彭州输送天然水给予雪州,是恰当的长期解决方案。
此外,甘榜东姑州议员刘永山则表示,雪州政府从早期兴建的防洪蓄水池皆已投入运作,但他认为,该措施不符经济效益,皆因每个蓄水池的容量不一,故输水系统的建设经费将相对提高。
“防洪蓄水池旨在暂时减缓河流水位,这些水源最终还是会流向河流,因此可行性并不高。”
跨州输水应公布宪报集水区
马来西亚水务与能源研究协会高级经理林素芳认为,尽管政府已提出第二冷岳河滤水站计划,惟,有关计划仍存在隐忧,故双方州政府与中央政府必须加强关注,免除隐忧。
她说,在进行“跨州输水”前,必须确保要有良好的降雨量和覆盖范围,同时公布宪报集水区(即森林覆盖范围),否则该计划将沦为白象计划。
监督伐木活动
“在从彭州输水至雪州的当儿,将面临彭州伐木活动过于活跃的问题,倘若这些集水区受到破坏,降雨量将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水供受到牵连。不过,只要政府加强执法,监督伐木活动并公布宪报集水区,保护好集水池(即森林),便可免除隐忧。”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