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如果水供重组问题因为撤换大臣风波而生变,人民就是还得长时间为可能发生的水荒而烦恼。”
她指出,中央政府及雪州政府签署的水供重组备忘录并没有法律约束,若雪州真的撤换大臣,新任大臣也有权力喊停,所以接下来要走的路(解决问题)还会很长。
她说,雪州水供干扰的问题症结在于服务及设备残旧问题,所以期盼重组水供也旨为提升水供服务及设备,通过国家水务委员会监管营运者的服务,包括减少无效益水。“如果换了大臣,又不懂会出现怎样的改变?或者要等到多久才能解决问题,人民是不是要年复一年得担心著水荒的问题?”
她解释,如今雪州的水供情况就是,生产出100%的水源,有95%是需要被“用掉”,只剩下5%能够充作后备储水量。
可先推动滤水站
她认为,在水务工业里,后备净水储存量应该达到10%,或者理想的储量应该达到20%,但若只剩下5%的后备水,万一面对天气干旱、原水受到污染及水管破裂问题时,缺乏后备净水去应急,最后只会造成断水的局面。
“我觉得,第二冷岳河滤水站计划及水供重组本来就是一项可以分开进行的计划,如果政府可先推动滤水站计划,未来每日将提供12亿公升(第一期)的净水。”
“届时,雪州就有额外20%的水供充作后备或使用,万一发生任何紧急情况,也不会带来严重影响。”
她也说,该协会曾于2012年及2013年作出调查研究指出,雪州将可能在2014年面对水荒,惟当时雪州大臣及行政议员都没有正视,除了扬言水供可以持续至2019年之外,甚至有议员带领媒体参观水坝,证明净水充足。“在这方面,中央政府也难逃其责,因为当局在2011年就错过了收购4家水务公司最好的时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