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埔居民协会主席吴志祥今日带领记者巡视时说,小贩中心被烧毁后没有拆除和重建,慢慢地变成垃圾虫最爱丢垃圾的“热点”。
他指出,目前正值榴梿季节,一些不负责任的水果小贩也将大堆榴梿壳倒入小贩中心,久而久之发出臭味引来苍蝇老鼠,到处散播病菌。
“烧毁的小贩中心位于大街旁,来往的车辆经过时,总会发现路边堆满各种垃圾,有如‘垃圾街’,破坏市容。”
吴志祥说,加埔镇范围广大,但垃圾槽的数量却很少,导致居民和小贩垃圾无处可丢,较早前该区还可见到垃圾槽,但之后就不见踪影。
他建议当局尽快在大街置放大型垃圾槽,以免加埔镇到处脏兮兮,沦为“垃圾镇”。
除此之外,他指出,加埔本登路(Jalan Benteng)路边也常见居民乱丢垃圾和露天焚烧,污染空气,危害居民健康。严厉取缔露天焚烧
他说,巴生烟霾情况严重,空气污染指数更高居全国之首,露天焚烧只会加剧祸害,希望市议会正视,展开严厉取缔行动,杜绝露天焚烧活动。
另外,吴志祥也指,最近加埔花园拉惹阿都拉曼路居民向他投诉,市议会承包商拒绝清理丧礼后的垃圾。
“丧礼垃圾通常是厨馀和保丽龙餐具,居民办完丧事后将大约30包的垃圾装好放在路旁,但承包商却视而不见,垃圾搁在路旁6天没载走,令臭味扑鼻而来。”
他表示,后来事主给20令吉小费要求承包商清理,怎知对方嫌钱少,不愿清理,事主只好另找人处理。
他指出,市议会应要有明确的指示,引导居民怎么处理这些红白事的垃圾,别让居民彷徨无助。
陪同巡视者还有居协总务吴文礼、文书黄国权及理事邱尔豪。
联络市会处理红白事垃圾
巴生市议员李锡循说,居民必须联络市议会环境卫生小组,处理红白事垃圾。
“接获通知后,卫生小组就会加强注意,或会安排临时垃圾桶,特别安排清理红白事垃圾。”
他说,除了工业垃圾,处理普通小型垃圾,市议会一般上不收费,若垃圾容量太多需要出动罗里载,就必须征收费用。
至于加埔镇大街没有垃圾槽,李锡循说,市议会不鼓励在大街或公众场所设立垃圾槽,因为可能反而衍生更多民生问题,最好是安置垃圾桶。
他指出,保持环境卫生不能单靠市议会清理垃圾,人民的配合和卫生意识也很重要。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