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讯)砂拉越总理近期否认有意收购大马银行(AMBANK,1015,主板金融股),甚至与艾芬银行(AFFIN,5185,主板金融股)合并。但即使砂拉越政府有意如此布局,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打从政府冻结发出银行新执照(实体银行)及2000年银行大合并之后,国内银行就一直保持现有格局。官营与私营银行各占4家,打成平手。
四家官联银行是马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联昌国际(CIMB,1023,主板金融股)、兴业银行(RHBBANK,1066,主板金融股)和艾芬银行。
而四家私营银行是安联银行(ABMB,2488,主板金融股)、大马银行、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以及丰隆银行(HLBANK,5819,主板金融股)。
政府的终极目标是把国内的银行间数,从目前的8家减至6家,但这个过程可谓说易行难。
14年三次合并案例全告吹
翻开银行业的并购史,2011年至今曾经有三次银行合并案例,但悉数告吹。
2011年6月1日,马银行和联昌国际不约而同地宣布国行批准洽购兴业银行,但却又齐齐在同月23日宣布放弃收购,主因是兴业银行大股东之一阿布札比银行当时高价卖股,抬高了兴业的“身价”,从中搅局。
兴业银行在3年后卷土重来,于2014年7月10日宣布联昌国际及马建屋(MBSB,1171,主板金融股)进行三方大合并,但最终却因市况不佳及估值方面的考量而喊停。
虽然如此,兴业银行依然没有放弃,2017年6月1日宣布获得国行批准,与大马银行洽谈合并,打造国内第4大银行集团。
兴业银行和大马银行当时签署一项独家谈判协议,商讨并购价格和其他条件,谈判期限是3个月,整个并购交易会以换股方式进行。
无论如何,双方在2017年8月22日宣布终止谈判,合并交易再次告吹。
星展收购安联只闻楼梯响
实际上,银行业大整合如此艰难是可以预期的。毕竟,银行合并除了须要获得财政部和国行批准,谈判过程也非常复杂和耗时,因为这涉及庞大的资金(融资)和交易方式(如换股)。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间,市场曾经两度传出安联银行可能被新加坡星展银行(DBS)收购的消息,但至今只闻楼梯响。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