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日讯)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股市震荡,虽然近日略有反弹,但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同时或会导致物价大幅上涨,加上市道不景气,民众更需谨慎理财。
港媒结合网民及DeepSeek建议,整理14个“极致版”的省钱方法,从生活细节著手大大减低消费,当中包括收集酱料包、到商场借冷气、回公司狂充电等,惹来热议!
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后,中国随即宣布反制措施,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关税战或将推高全球物价。民众如何从日常生活省钱?
《港生活》向DeepSeek作出询问,并获得多个有趣又颇有创意的“极致版”建议,部份方法甚至能培养出环保习惯,看看AI提供的妙招如何“无痛”省钱!
AI建议9个极致省钱方法:
1. 收集酱料包
收集外卖附赠的酱料包、茶包、纸巾等,集中管理成“家庭补给站”,长期下去可省下购买调味料费用。
2. 专攻“剩食”
下载剩食App,可以用1/3价格购买打烊前的面包、超市即期品,变相可以更抵价格早餐等食品。
3. 商场吹冷气
商场“借冷气”,带水壶装满饮水机;冬天改去24小时麦当劳“避寒办公”,省下电费。
4.尽用洗澡水
洗澡时站在大盆里接废水,用来冲马桶;用USB小风扇取代冷气,插在电脑或行动电源供电。
5.节日“变现术”
节日尽量不购买昂贵礼物,反改送心意代替如“手作兑换券”按摩券、洗碗券等,甚至可以发起交换“二手礼物”,既省钱又环保。
6. 免费体验不花钱
锁定一些提供体验课程的店家,可以先“免费”参与感受课程,以代替日常外出娱乐。
7. 影视寄生流
轮流使用不同串流平台的“免费试用期”如Netflix、Disney+等;或者改看Youtube“电影解说”10分钟版。
8. 人体行动充电
上班时使用公司电力充满电,回家供手机、电子产品或风扇使用。
据日本网民分享过的“极致省电法”真实案例,他每天利用公司插座,将3个大容量行动电源(总计30000mAh)充满电,替家中手机、USB风扇、LED灯供电,甚至为电动刮胡刀充电。计算后发现,一年省下的家庭用电高达1500日圆(约46令吉),相当于免费用电一个月。
9. 将省钱当游戏
采用心理战术,把省钱当成“挑战游戏”,设定“每周省钱”任务,达成后奖励自己免费活动如爬山。
网民提议5个省钱法
上述部份方法看似颇极端,惟适当调整后,在通胀时代或可变成实用的省钱技巧,关键在于从生活中的每一小步突破消费惯性,从而省下不必要的支出,未来可能就是你的避险资金。
此外,有网民亦曾经透过讨论区,以“你们见过最省钱的人,有多省?”为题作出过讨论,引来不少人留言分享见过“极致”的省钱方法,不过有人直言部份要厚脸皮才做到!
10.重复穿衣
网民:“有人一件衣穿了十多年”、“一个礼拜只穿两套衣裤,隔日洗换”、“我老爸一件衣穿三十年”。
11.走路代替搭车
网民:“由荃湾到葵芳不搭车走路去。”
12.免费午餐
网民:“有餐厅搞活动一个月内身份证有一个数字可以吃免费午餐,朋友天天去,吃到职员都认得。”
13.避寒中心食免费饭
网民:“冬天特地去临时避寒中心吃免费饭。”
14.储固本
存到电话都成各大餐厅商场交通工具储分APP。”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