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

阅读全文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乌克兰暨俄罗斯问题特使、退役陆军中将凯洛格(右)。(图取自社交媒体X)

【俄乌开战】特朗普特使:俄乌都得让步才能结束战争

国际

(华盛顿3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乌克兰暨俄罗斯问题特使当地时间周日表示,如果想要针对持续进行中的俄乌战争圆满地协商出解决...

阅读全文
消防员周六在检查波尔塔瓦一座遭导弹袭击而受损的住宅楼。(图取自法新社)

【俄乌开战】俄乌互相指责对方攻击平民

国际

(莫斯科、基辅2日讯)基辅和莫斯科周日就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一个乌克兰占领城镇的学校遭袭事件,而彼此互相指责。同时基辅还表示...

阅读全文
乌克兰声称在被俘朝鲜士兵身上发现的俄罗斯军队文件。(图取自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Telegram频道/法新社)

【俄乌开战】乌克兰:朝军已撤出库尔斯克前线

国际

(基辅1日讯)乌克兰特种部队发言人金德拉坚科表示,乌克兰认为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前线与俄军并肩作战的朝鲜士兵,在遭受重大损...

阅读全文
俄罗斯总统普京。(图取自法新社)

【俄乌开战】普京拒绝与乌克兰“非法总统”泽连斯基对话

国际

(莫斯科29日讯)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可以与乌克兰进行和平谈判,但排除了与“非法的”总统泽连斯基直接对话的可能性。...

阅读全文
2022年7月的洪都拉斯拉利马,拉莫斯和她的女儿在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帮助下,在飓风过后建造了一个临时搭建的棚屋。(法新社档案照)

【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优先”政策 冻结对外援助唯以色列埃及例外

国际

(华盛顿25日讯)美国政府当地时间周五冻结了几乎所有的对外援助,仅对紧急粮食援助和以色列与埃及的军事资助做了例外处理。法...

阅读全文
乌克兰国会人权事务专员鲁比涅茨周三发布照片,显示在一个未公开地点俄乌双方各交换25名战俘。(图取自X account of Dmytro Lubinets / @lubinetzs/法新社)

【俄乌开战】俄乌各交换25名被俘人员

国际

(莫斯科16日讯)俄罗斯国防部周三通报,俄罗斯与乌克兰经过谈判,双方各向对方移交了25名被俘人员。中新社报导,据俄国防部...

阅读全文
人们周二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圣米歇尔广场,穿过毁坏的俄罗斯军车。(图取自法新社)

【俄乌开战】导弹来袭 乌克兰向全国发布警报

国际

(基辅15日讯)乌克兰当局周三向全国发布空袭警报,警告巡航导弹来袭。法新社报导,乌克兰空军在社交平台Telegram发文...

阅读全文
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图取自法新社)

德国防长访乌克兰 保证继续支援

国际

(基辅14日讯)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将在下周就职之际,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周二抵达基辅,向乌克兰保证将继续提供支持。乌克...

阅读全文
乌克兰本月9日活抓的两名朝鲜士兵。(图取自Telegram/V_Zelenskiy_official/法新社)

【俄乌开战】首尔:若朝战俘愿投韩 将同乌方协商

国际

(首尔14日讯)韩国外交部发言人李在雄周二在例行记者会上就近期被乌克兰军方俘获的两名朝鲜俘虏表示,根据韩国《宪法》,朝鲜...

阅读全文
被乌军活抓的其中一名朝鲜士兵,他表示如果被命令返回朝鲜,他会接受;但若有机会,他准备好留在乌克兰。(图取自面子书/Володимир Зеленський)

【俄乌开战】泽连斯基:愿以被俘朝鲜士兵 换乌克兰战俘

国际

(基辅13日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愿意将两名朝鲜俘虏士兵移交回国,以交换在俄罗斯关押的乌克兰战俘。英国广播公司(BB...

阅读全文
1月8日上载的照片显示,乌克兰第8特种作战团的士兵在库尔斯克击毙13名朝鲜兵,其中5名是在交火中死亡,还有8人是被无人机击毙的。(图取自X/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OF UKRAINE)

【俄乌开战】俘虏2朝鲜士兵 乌兵揭活捉难度高:他们宁愿手榴弹自爆

国际

(基辅12日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韩国国家情报院在上周六(11日)和周日先后证实,基辅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作战掳获两名受...

阅读全文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上载照片,显示基辅活抓的两名朝鲜士兵。其中一人身上找到一本红色的俄罗斯军人证。(图取自X/Volodymyr Zelenskyy / Володимир Зеленський)

【俄乌开战】韩国证实基辅 虏获两名朝鲜士兵

国际

(首尔12日讯)韩国国家情报院(NIS)周日称,已证实乌克兰在俄罗斯抓获了两名受伤的朝鲜士兵。此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郭碧融:不再做牛做马的Z世代

阅读全文

38岁网红猝逝20天!家人赴华奔丧 中国籍丈夫机场下跪道歉

阅读全文

双方可逗留90天 内长:马中免签再延5年

阅读全文

监视器拍下不速之客 屋主惊见“鳄鱼按门铃”